English

替父应聘

1998-08-15 来源:光明日报 阎瑞先 我有话说

刚50岁出头,身怀绝技的父亲退休了。他是在减员增效中被“一刀切下来的。”

退休了,就该轻松轻松。可听惯了机器轰鸣,习惯了8小时劳作的父亲并不适应这份轻松。他在轻松的生活面前无从适应。他先试着帮母亲买菜做饭干家务,不精通此道的父亲虽然干得认真卖力,母亲却嫌他碍手碍脚;他也试着和其他退休职工一起,打牌、下棋,去娱乐余生,可没几天,他就娱乐不下去了。想想,父亲18岁以一个农家子弟的身份来到工厂,从一个什么都不懂,没有多少文化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车、钳、铣、刨、磨样样精通,并有多项技术革新小成果的工人技师、厂级劳模,是他几十年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刻苦钻研的结果。他的一切荣誉和甘苦都来自于工作,工作使他人生变得绚丽多彩,也是工作使他获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人生的乐趣。父亲离不开工作,离开了工作,他便成了生活中多余的人。这是父亲这一代人身上的闪光点,也是他们的弱点。所以,退了休的父亲,仍然要找一份工作。

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工厂。他原来所在车间也有意返聘他,因为工厂缺少他那样的人,可他一想,自己返聘了,不是就多了一名下岗的青工;他想到社会上找工作,不会交际又不善于推销自己、脾气耿直的父亲,先后应聘了几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儿子,我真不希望满头花发、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再去找工作,但一看到他那份真诚劲,我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在心中祝愿他早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找来找去的,工作没找到,倒把他弄得急出了病来。我不愿意看着一生都热爱劳动的父亲因没有发挥余热的地方而一筹莫展。于是,我便想一定要帮助父亲找到一份工作。适逢工厂附近的小镇有一家私企招收车工与钳工,待遇还挺丰厚的。父亲去了一次,没有成功,我详细询问了经过后,决定替父应聘。

经过一番认真的准备,我拿着父亲的劳模证、技师证等一大堆材料,信心十足地应聘去了。面试没费劲就过去了。到了复试,人家才知道我是替父亲应聘的。40岁以下和高中文凭还是父亲说的那两个硬条件让我“卡壳”。那是招聘的最后一天,眼看父亲的希望又破灭,我也顾不上许多,竟当着众人的面为父亲争辩起来。至于年龄,我父亲是大了点,可你们启事中说技术好的年龄可以放宽一些,我父亲堂堂一个万余人大厂的工人技师,正好符合这点;致于文凭,根本就不是什么事,你们说工人技师的文凭高还是高中文凭高?你们光要文凭,不重“实技”,你们怎么不招研究生去呢?人家文凭高,可不是干活的料。我父亲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他只想找一个能发挥余热,让自己绝技产生效益的地方,你们既然那么教条,我也跟你们不得不说,你们这庙小门还挺大,我父亲也不会来了。

说完,我抓起父亲的材料,愤愤不平地向门口走去。还未迈出招聘办公室,从偏门中走出一个人,好像是经理,他叫住我,并郑重地告诉我:“你父亲已被录用了,下个星期一就让他来上班,我为你父亲高兴,也为他有你这样一个儿子高兴。”我真想把那家伙抱起来给他一拳,问他为什么到现在才出来,但不知为什么竟十分感谢地向他深深鞠了一个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